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鉆井
北京城區地熱田某地熱井熱水地球化學研究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0-27 15:55:55瀏覽次數:1520
地熱田的監測對地熱資源管理, 特別是對于經受長期開采的地熱系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地熱流體化學成分的監測可以提供許多有關地熱系統變化的寶貴信息。地熱的開采會引起熱儲壓力的降低, 這可能導致溫度較低的地下水的流入, 也可能導致深部更高溫度的熱流體的補充[ 1] 。溫度更高的熱流體的補充是人們期望出現的變化。溫度較低的地下水的流入會增加熱儲的補給水源,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開采貯存在熱儲巖石中的熱量。但是,如果低溫地下水的補給過多, 可能會引起熱儲的冷卻, 降低地熱資源的使用價值。地熱流體中許多組分的濃度依賴于熱流體溫度的高低。不同溫度的水發生混合會破壞地熱系統的化學平衡, 從而改變地熱流體的化學成分。由于低溫地下水的入侵而引起的地熱流體化學成分的變化往往先于地熱系統的物理變化。
北京城區地熱田涵蓋北京城區大部分范圍, 面積約400 km2 , 是北京地區最為重要的地熱田。由于長期開采, 熱儲壓力明顯下降, 地熱水化學成分也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本文根據1984 年以來地熱水化學監測資料, 研究了地熱水的化學成分、地球化學溫標的變化規律、地熱活動的總體強度和水/巖平衡礦物中的示溫礦物的變化趨勢, 說明地熱的開采既引起了地熱田水補給的加強, 又導致了地熱田熱補給的加強。
1 地熱田概況
在大地構造上, 北京城區地熱田屬于北京斷陷內的次級構造———坨里—豐臺凹陷。地熱田西北以黃莊—高麗營斷裂為界, 東南以南苑—通縣斷裂為界(與大興凸起相鄰)。地熱田的東北部與西南部分別為天竺地熱田與良鄉地熱田, 分別以北西向的太陽宮斷裂與永定河斷裂為界。地熱田內還存在一系列北東向展布的斷裂構造,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良鄉—前門斷裂帶(圖1)。除第四系外, 地熱田內廣泛分布的地層有第三系、白堊系、侏羅系和薊縣系, 在地熱田的西南部還存在寒武系和青白口系;其中薊縣系鐵嶺組和霧迷山組為硅質白云巖, 巖溶比較發育, 構成地熱田的熱儲;而上覆地層滲透性差, 構成地熱田的蓋層。在地熱田的東南部, 熱儲的埋藏深度較淺, 一般為1 000 ~ 2 000 m ;在地熱田的西北部熱儲的埋藏較深, 達2 000 m 以上;向凹陷的中部延伸熱儲的埋藏逐漸變深, 甚至可達3 500 m以上。
1971 年在北京城區地熱田的東南部鉆鑿成功第一眼地熱井, 開采薊縣系白云巖熱儲地熱水。之后, 地熱井數量不斷增多, 地熱水開采量逐年增加, 熱儲壓力逐年降低, 到1985 年開采量已經接近500 萬m3 , 熱儲壓力水頭累計下降了大約30m 。此后地熱水開采量雖然有所減少, 但熱儲壓力仍然在持續降低。2001 年北京城區地熱田共有地熱開采井51 眼, 總開采量為336.25 萬m3 , 熱儲壓力水頭比開采初期降低了55 m 左右① 。地熱田的東南部具有較好的地熱水開采條件, 集中了地熱田的大部分地熱井和北京城區地熱田90 %以上的開采量。
京熱-42 井位于北京城區地熱田的東南部, 是北京城區地熱田的水化學的長期觀測井。該地熱井建成于1984 年, 每年取地熱水全分析樣兩次, 已積累了17 年的資料, 可用來研究城區地熱田東南部熱水地球化學特征隨開采的多年變化以及開采對地熱田的潛在影響。該井井深2 070 m , 薊縣系鐵嶺組和霧迷山組的埋深分別為1 440 m 和1 844 m ,開采霧迷山組熱儲地熱水。京熱-42 井地熱水的總溶解固體為486 mg/L , 水化學類型為HCO-3 -SO2-4 -Na+-Ca2 +型。據2000 年6 月采樣測試, 其地熱水的14C 年齡為(19 400 ±330)a 。根據該井地熱水的氘和18O 同位素的研究, 其地熱水和北京地區基巖含水層中賦存的常溫地下水一樣, 均起源于大氣降水, 說明北京城區地熱田的地熱水是大氣降水經深循環加熱而形成的② 。
2 水化學動態
從1984 年到2001 年, 京熱-42 井地熱水的主要離子含量未發現明顯的升高或降低, 只有重碳酸根的含量略有增高(后期比1984 年平均增加0.7 mg/L), 而總溶解固體量緩慢下降(圖2)。一般來說, 重碳酸根是常溫地下水的典型組分, 其含量的增加說明隨著熱田的開采常溫地下水對熱儲的補給有所增加。同樣, 常溫地下水的總溶解固體量一般低于地熱水, 其緩慢的下降趨勢也指示常溫地下水對熱儲的補給在緩慢增加[ 3] 。另一方面, 地熱水的二氧化硅的含量有所增加, 后期比1984 年平均增加0.2 mg/L 。二氧化硅是地熱水的標型組分, 其含量的增高指示熱儲同時得到了深部高溫熱流體的補給。
3 溫度動態
鉀鎂地熱溫標是從熱動力平衡推導出來的公式, 它適用于低溫地熱水。用鉀鎂地熱溫標算得的溫度又稱鉀鎂溫度(Tkm), 一般高于熱水井的出水溫度, 被認為是鉆探可及溫度, 即繼續往深部鉆進有可能達到的溫度。石英傳導溫標可以指示地熱水曾經達到過的最高溫度。用石英傳導溫標算得的溫度, 又稱石英傳導溫度(Tqc), 一般高于熱水井的出水溫度10 ~ 20 ℃, 通常不作為鉆探期望溫度。地熱水在深部地球化學環境中溶解的二氧化硅遵循石英的溶解度曲線, 溫度越高二氧化硅的溶解度越大, 但這部分熱水在溫度下降時暫時不會將過飽和二氧化硅析出(須達非晶質二氧化硅的溶解度時才呈過飽和析出), 因此地熱水都有“記憶” 其曾達到過溫度的功能[ 4] 。
在1984 ~ 2001 年, 京熱-42 井的鉀鎂溫度和石英傳導溫度均呈升—降—升的變化趨勢(表1 ,圖3)。鉀鎂溫度在最后有明顯上升, 石英傳導溫度最終略有下降, 但總的來說后期高于前期。這種現象也說明地熱田的開采既導致了周圍常溫地下水補給的增加, 同時也導致了深部熱補給的增加。
4 地熱活動總體強度動態
水/巖平衡計算可以給出深部地熱流體與26 種可溶性礦物之間的平衡情況。若某礦物溶度積對數的計算值大于其理論值, 則表示該礦物已經達到了水和巖石(礦物)之間的平衡, 也表示該處深部熱儲中存在這種礦物, 我們可稱其為平衡礦物。對于每一次水/巖平衡的計算來說, 平衡礦物的數量有時多、有時少, 這意味著該處地熱活動的強或弱,可以用地熱活動總體強度來表示這一特性, 平衡礦物的總數越多表示地熱活動的總體強度越大。對京熱-42 井地熱水多年來的水/巖平衡研究顯示, 隨著熱水的開采, 熱田深部的地熱活動總體強度在1989 年以前基本穩定, 從1989 年冬季開始, 平衡礦物明顯增多, 地熱活動總體強度呈波動式逐步增大。1989 年冬季之前, 出現的平衡礦物只有7 ~ 9個, 平均為8.2 個;1989 年到1994 年出現的平衡礦物平均為14.5 個;1995 ~ 2001 年間出現的平衡礦物增至平均18.8 個。這種顯著的增高趨勢說明北京城區地熱田的地熱活動總體強度在顯著增大。
5 示溫礦物
水/巖平衡礦物中有許多是示溫礦物。蒙脫石、濁沸石和斜鈣沸石分別代表140 ~ 150 ℃、110 ~230 ℃和230 ~ 300 ℃的環境溫度。水/巖平衡計算結果中出現這類礦物指示地熱水經歷過上述溫度的環境條件。
對京熱-42 井自1984 年以來的水化學監測資料的水/巖平衡分析計算顯示, 蒙脫石礦物在1989年冬季開始出現, 以后逐漸增多;濁沸石也在1989 年冬季以后多見, 至1999 年春季出現了斜鈣沸石, 代表高溫礦物的陸續出現, 指示熱水的溫度越來越高, 說明北京城區熱田的開采導致了深部更高溫度熱水的補給。
6 結 論
綜合前述京熱-42 井1984 年以來地熱水化學成分、地熱溫標、地熱活動總體強度和示溫礦物的研究可知, 隨著北京城區地熱田的長期開采, 深部高溫熱水對熱儲的補給得到了加強;同時, 常溫地下水對熱儲的補給也有所加強, 說明開采引起了熱儲壓力的降低, 從而導致了熱儲水和熱的補給的加強。
上一篇 > 超高溫地熱井泡沫鉆井流體技術
下一篇 > 報廢油井改造成地熱井的方法